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李金磊)“十一”黄金周最后一天,中国央行有大动作,决定从10月15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四次降准,释放资金约1.2万亿元,传递出3大利好和2个重磅信号,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图。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釋放約1.2萬億元資金
央行決定,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此前,央行在今年1月、4月、7月先後進行了三次降准,此次是年內第四次降准,釋放資金約1.2萬億元。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降准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于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這部分MLF當日不再續做。除去此部分,降准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什麽是中期借貸便利?這是央行在2014年創設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由于其英文縮寫爲MLF,被業內形象稱爲“麻辣粉”。它的對象爲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發放期限一般爲3個月—1年,采取質押方式發放,金融機構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爲合格質押品。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此次降准力度超過今年前三次,將會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産生很多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