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課第一天,感謝共産黨,感謝解放軍,給我們送來的溫暖。我們一定好好學習,爭取用更優異的成績來感恩黨、回報社會。”4月7日,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官兵來到帕米爾高原邁丹村邁丹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捐資助學活動,爲學生們送去幫助和溫暖。該團領導告訴筆者,他們持續幫扶學校發展,共同打造“五星楊”校園文化,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同時利用官兵擔任輔導員之機,把國防教育和貫穿學生學習計劃,教育孩子熱愛祖國、熱愛國防,爲國防事業做出貢獻,做一個懂感恩的人,做一個懂奉獻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邁丹村位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吐古買提鄉北部,世居于此的柯爾克孜族牧民守護著中吉邊境線。村域整體貧困,自然環境惡劣,經濟文化發展滯後,是南疆地區深度貧困村。邁丹村距邊境線只有18公裏,遠離市區,辦學困難。建校初期,老師們只能在邁丹村的三個小隊之間流動教學,是那個時候村裏學生最無奈而又最真實的景象。1980年9月,該團邁丹邊防連幫助師生在連隊附近建起了第一所固定教室,由連隊提供相應保障,山區的孩子們開始了集中上課。
爲保證孩子們的教育,2014年12月,新疆軍區某邊防團與學校正式結成共建對子,先後資助駐地師生900人次,捐贈圖書2000余冊,組織軍營開放日20余次,極大地推動了該村的教育發展。邁丹小學被命名爲“軍民共建希望小學”,硬件設施逐年改善,教學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現在,邁丹小學已經成了一座寬敞明亮、可容納300多名學生的學校。
勤洗手、多通風,在六年級教室,衛生隊隊長陳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爲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衛生防護知識課,師生一同參與,掌聲不斷。“這個寒假,我很想念我的學校,開學第一天,和解放軍叔叔還有同學們一起做手工作業,很開心很快樂。”邁丹小學五年級學生阿克力努熱·買買提庫爾班高興地說。